首页 | > 企业文化 > 员工风采 |
企业故事会|初心如磐担使命 匠心筑路创效益
记得项目刚启动时,面对这条连接川滇、服务千万百姓的国家大动脉,我们心里既充满豪情,也深知千斤重担在肩。作为党员,作为项目总工,我时刻提醒自己: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,更是公司党委交给我们的任务,也是推动区域发展、造福人民的光荣使命!这份信仰,就像航标灯,一直指引着我们攻坚克难的方向。
攻坚,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中啃下“硬骨头”。项目进入大干期,泸州到宜宾段工期异常紧张。那段时间,项目部的党员骨干们,精力全部铺在了工地上。每天雷打不动的早会,不是简单的碰个头,而是解决问题的“急诊室”,项目经理李延晶会同各专业负责人每周对现场重要工点检查一遍,现场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我提出清单管理模式,组织专业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捋,协调设备、调整工序,形成每个专业的工序施工清单计划,盯着清单逐项推进。泸州站铺轨基地对泸州各专业既有线施工制约很大,党员干部重点跟踪协调,保证工期可控。在泸州既有线施工阶段,党员石阿险、李子华、蒋国常驻泸州施工现场,盯控现场施工,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同时轮岗盯控,硬是靠着那股“日事日毕、日清日高”的拼劲,保证了节点工期!保证了泸州站各专业共计282个施工天窗点无一延点,最终,当我们在去年9月30日,看到首列动车组平稳驶过新开通的泸州至宜宾段时,那份“零质量问题”的承诺兑现带来的喜悦和自豪,至今难忘。
工程要快,更要好,还要精打细算。大家知道,项目建设,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。我深知其中责任重大,定期组织各专业、部门开展经济活动分析,带头深入研究收入与成本的关系,坚持用数据说话、以事实论证,我们精准把握项目经济运行状况,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在施工资源控制管理和物资管理方面,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,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,进行精细化管理。党员石阿险,接触网专业副经理,通过合理安排劳务进场时间,节约工费成本52万元,宜宾西供电线方案优化变更,创效495万元,党员梁建新,项目书记,对每路外电源路径多次现场踏勘,优化变更,创效约200万元。施工组织上,对宜宾站提前谋划,超前施工,在自宜线开通前完成宜宾站内的放缆、机柜安装配线等施工,避免后期既有线施工,节约成本。在物资管理上,我深度参与招标和价格谈判,创新物资创效模式。自购转甲供、甲供节余物资转化、自购策划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,让泸州至宜宾段物资节支4489万元。
在二次经营工作中,我主动作为,组织对变更索赔、清单更新等事项进行一事一议,精准推进。变更索赔分批51项,分批金额2623.35万元;项目清单更新计提管理费后不含税金额1609.23万元。这些成果的背后,是渝昆团队精打细算、锱铢必较的工作态度,以及为项目节约每一分成本的坚定决心。
钱省下了,质量这根“生命线”更是丝毫不能松。在百花村牵引变电所建设中,为了达到“西南高铁新典范”的标准,我们对每一颗螺丝的扭矩、每一处接线工艺都近乎苛刻。依托设计图纸、验收及规范标准,从质量细节出发,打磨施工质量,凸显中国铁建标准,例如配线工艺、基础倒角、插线面板同一高度等,不额外增加投入,严控工程本身的质量标准,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品牌影响力。“高铁安全无小事,质量就是我们的良心!党员带头,就是要带这个头!”项目先开段获得业主绿牌3张、成都局表扬信13份,后开段基站、中继站首件工程获得业主绿牌1张。这些荣誉的取得,是我和项目全员以“铁面无私”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,深入施工现场,不放过任何一个质量隐患,守护工程质量生命线的成果。
创新,是我们党员攻坚的另一把“钥匙”。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成本压力,循规蹈矩不行,必须敢于突破。长轨运输期间施工工效低,为进一步提高施工功效,节约施工时间,党员邢凯军、石阿险研制了3D模拟钢轨测量,利用无轨测量技术,提前测量吊弦计算数据。党员孟令昆牵头研制了半自动腕臂预配装置,在提高预配工效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,较全自动预配装置节约了腕臂预配管材约5%。
渝昆项目的每一点进展,都浸透着团队的汗水,更闪耀着党旗的光芒。在泸州至宜宾段施工中,我们在现场设立了“党员责任区”“党员安全包保岗”。党员吴远程主动请缨负责风险最大的泸州站区域,他说:“我是党员,这块硬骨头我来啃!”他是渝昆众多党员的一个缩影,所有人都全力以赴,尽职尽责。正是这些冲锋在前的党员身影,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。每次项目例会后的政治理论学习,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党性修养,更让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,能站得更高、看得更远。百花村变电所被授予“党员示范工程”,这面旗帜,是我们所有人用实干扛起来的!
各位领导、同事们,回首在渝昆高铁奋战的日日夜夜,有攻坚时的压力,也有突破后的喜悦;有挥洒的汗水,更有沉甸甸的收获。这份荣誉属于项目上的每一位党员,属于并肩作战的每一位建设者。是公司的坚强领导给了我们方向,是团队的团结奋斗铸就了今天的成绩。
在未来的征程上,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将继续把这份责任扛在肩上,把这份初心融入血脉,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,在渝昆高铁后续建设中,在更多国家重大工程里,冲锋在前,担当奉献!让我们继续在党的旗帜引领下,用智慧和汗水,在新时代的宏伟画卷上,书写属于我们建设者的荣光!